味精,雞精,哪個是害人精?終於等到了一個權威答案!

味精憑藉其能夠明顯提鮮食物的特徵,成了每家每戶廚房的必備品。

 

但是,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對味精提出質疑,認為味精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「化學物質」,吃多了會變傻。

雞精的出現,取味精之精華,又彌補了味精的缺陷,很快便取代了味精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那麼,味精的「罪」到底是不是無中生有呢?雞精與味精的「恩怨」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?

 

味精輸給雞精是因為營養沒它高?

味精中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,它味道鮮美,可用以調味,但卻沒有什麼營養,所以說味精只是一種比較純粹的調味劑。

而雞精中儘管也含有比重很高的味精成分,但是其中還含有多種營養物質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優質的雞精是用新鮮的雞肉、雞骨、新鮮雞蛋為主料,再配以味精、糖、鹽、雞肉粉、香辛料、香精等多種輔料複合而成的。

 

雞精除味道更加鮮美外,營養價值也遠比味精高,適宜多種場合的使用。

其實,無論是雞精還是味精,都只是作為增鮮和調味的配料,用量只佔食物的千分之一,所以糾結其營養成分是沒有必要的。

 

味精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害?

  1. 味精在溫度高於 120℃ 時,食后對人體有害,且難以排出體外?

     

實際上,味精是完全安全的。谷氨酸鈉加熱到 120 攝氏度,可以產生的是焦谷氨酸鈉。

 

焦谷氨酸鈉不致癌,無毒性,只是沒有鮮味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這也是味精不要過早加入鍋中的原因,跟對身體有害沒關係,只是加得太早就沒用啦。

 

2.味精無毒,多食有害!

 

雖然味精「無毒無害」,但是味精和雞精含有大量鈉鹽,過多食用對身體是沒好處的。

 

每次在外面餐館吃完飯,我們都會覺得渴,更可能的原因就是,他們味精放多了。

第一,經常食用添加過量味精的食品有可能引發體重超重,這與味精提鮮的作用有關,鮮美的食品往往能增加人們的食慾;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第二,味精是「視力殺手」,過量食用會導致體內蛋白質一3含量下降,而這會影響眼部,使人出現暫時陡視力模糊的癥狀;

第三,過多食用味精會影響人體對鈣、鎂的吸收,從而引發如頭暈、噁心等一系列癥狀;

第四,過量食用味精會引起鋅的缺乏,而鋅是人體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元素,特別是對嬰幼兒來說,它的缺乏往往會引發嚴重的健康問題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在國外,有些首次吃味精、雞精的人會出現胸痛、短氣、頭痛、面紅、疲勞、麻木等癥狀,被稱為「中國餐館綜合征」。

 

哪些情況一定不要放味精呢?

1.涼拌菜不宜放味精

味精在溫度為80℃~100℃時才能充分發揮提鮮作用,冷盤溫度偏低.味精難以發揮作用,甚至還會直接黏附在原材料上。

 

2.調餡料不宜加味精

味精拌入餡料后,會經過蒸、煮、炸等高溫過程,從而使味精發生變性,失去鮮味。

 

3.放醋的菜不能放味精

因為味精在酸性環境中不易溶解,且酸性越大,溶解度越低,鮮味效果越差。所以酸味大的菜肴都不能放味精。

 

用這些天然的鮮味劑代替味精

蝦皮:將蝦皮用流動的清水洗至少3次以上,將鍋燒熱不加油,放入蝦皮小火炒干后晾涼,用擀麵杖磨碎成末即可。

蘑菇:將盆中放水加入適量澱粉,放入蘑菇清洗后,掰成塊狀,用微波爐烘乾后晾涼,用攪拌機磨成粉末即可。

黃豆:由於黃豆有豆腥味,把黃豆放入鍋中翻炒可去除腥味,晾涼後用攪拌機打成粉末,可用於烹飪肉類的食物中替代味精。

乾貝:將乾貝香菇洗凈,掰成小塊,熱鍋烘乾后晾涼,加入少量冰糖用攪拌機打成粉末即可。

豬骨湯:將豬骨棒加水煮沸去浮沫,加入蔥、姜、料酒、十三香小火慢燉3個小時左右出鍋,倒入乾淨的瓶中,放入冰箱保存即可,食用時可隨用隨拿當味精使用。

乾淨的紫菜、海腸等也可以做成粉末做味精用,一定要注意磨成粉末后要裝入乾淨無水的瓶中,這樣有利於保存不易變質。

 

生活中利用這些食物自製味精,不但能給菜增鮮提味,還可以增加營養,值得一試!